365体育足球

图片
中原合作网改版试运行,欢迎提出意见和建议,联系电话:55983551。
当前位置:首页 > 合作组织 > 正文
《新华网》:全新供销社 美丽新中原――河南省供销社改革发展纪实
时间:2013-01-17 09:57:33    来源:    返回首页

 

新华网河南频道117 河南日报报道:省供销合作社从1949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60多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在计划经济时期,供销合作社在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农村市场全面放开,供销合作社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应,陷入了连年亏损的境地。

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以来,省供销社大力实施“新网工程”建设,着力加快社有企业发展,积极实施开放办社、人才兴社、项目强社三大战略,全省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活力、经济实力、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实现了连年盈利。五年来全系统发展速度之快、经济运行质量之好是供销合作社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

过去五年,省供销社依靠发展已经摆脱了困境。如今,站在中原经济区建设新的历史起点上,一个“基础更加牢固、网络更加健全、服务更加齐全、实力更加雄厚、管理更加规范、社会更加认同”的全新供销合作社在全省人民面前亮相,我省供销合作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衡量一项事业的发展,数字不是全部,但最有说服力:

2012年,全省供销合作事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全省供销社系统完成购销总额4657.77亿元,比上年增长39.25%,其中,购进总额2158.85亿元,比上年增长40.98%,销售总额2498.92亿元,比上年增长37.77%;实现利税总额35.33亿元,比上年增长35.13%,其中,利润17.04亿元,比上年增长33.86%,上缴国家各种税费18.30亿元,比上年增长36.34%。全系统2012年购销、利税总额分别是2007年的4.5倍、5.63倍。

五年来,在全省建成配送中心869个,各类乡村超市、连锁店7.02万个,经营服务网点覆盖了全省100%的乡镇和97%以上的行政村,供销社标识覆盖率达80%以上。2012年,依托遍布城乡的经营服务网络,全系统销给生产者化肥1662万吨、农药5.34万吨、农膜4.39万吨,有效地保障了我省农业生产的需要。目前,全系统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4563个,拥有入社农户113.77万个。

五年来,社有企业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经营活力显著增强。在农资、棉花、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等领域,培养了一批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行业影响力大的骨干龙头企业。据统计,到2012年,全系统销售收入在亿元以上的企业近100家,利润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30多家。

谈到过去五年改革与发展的经验,省供销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焦锦淼用“四个必须”精炼概括:必须坚持经济属性,必须坚持服务“三农”,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必须加强班子建设。他说:“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不可逆转,重走过去行政机关化的老路已经行不通,敢于并善于在市场中打拼,才能创造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销合作事业的新辉煌。”

转变思维方式创新发展理念

20083月,省供销社新一届理事会领导班子履新,当时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全省基层社平均负债率高达87.1%,多数基层社经营困难,靠收租金、吃资产过日子,大部分职工下岗。社有企业数量多、个头小,人员多、业务少,资产多、效益少。供销社的网点虽多,但大都层次不高,设施简陋,功能不全,商品不丰富。还有一些地方因为资金缺乏,网点不仅没有新的发展,而且在逐步萎缩,甚至很难见到供销社的网点。

面对历史包袱沉重、46万多人的大摊子,省供销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焦锦淼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开始解题――供销社转型发展的最大瓶颈,不是资金,不是业务,而是观念。

 “历史上,供销合作社曾与国营商业‘三分三合’,性质在政府部门和经济组织之间多次反复,这种特殊的发展历程使我们在进入市场经济体制之后,一度对自身的经济属性认识不清,比较多的依恋于行政机构,争取行政职能,期望上级能给一条生存的出路,而不是主动顺应市场经济规律,积极推进改革,加快自身发展,这是我们上世纪90年代之后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焦锦淼认识到,省供销社首先要解决好思想不解放的问题,敢于并善于在市场中打拼。

为了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坚定信念,省供销社在系统上下掀起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热潮,着力引导干部职工正确总结供销社发展的历史经验,增强发展的“转型”意识;正确分析新时期供销社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增强发展的机遇意识;正确认识供销社的特色优势,增强发展的大局意识,逐步形成了加快改革、跨越发展的共识。

思路的突破源于观念的转变。长期以来,供销系统形成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在发展的思路上,就供销社思考供销社,不善于跳出来看问题;在发展的模式上,习惯于传统的一买一卖,不注意拓展新的经营方式和新的经营领域。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供销社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局限,着眼长远、着眼全局、着眼各级党委、政府最为关注和最切合农民利益的问题谋求发展,使思路更开阔,视野更宽广,方式更灵活。省供销社先后出台了《关于服务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出资企业经营者薪酬及奖惩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大转型发展力度。

针对缺乏发展人才、发展活力不足问题,省供销社出台大规模教育培训规划,提升干部职工素质。5年来,省供销社每年教育培训各类干部职工2万人次,其中,2012年省供销社在北京举办教育培训班15期,累计培训系统干部2000多人。赴京培训的重点对象是各级供销社管理人员、社有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以及基层社、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社负责人等,重点提高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对社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注重加强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培养;对专业技术人员,努力提高科学素养和创造能力。供销社干部培训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和全国总社的充分肯定。

领导班子建设是决定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省供销社在实践中充分运用省委提出的“四个重在”、“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方法,注重具体,注重基层,求实求效,不仅促进了供销合作事业的繁荣兴盛,也切实加强了领导班子建设。我省供销合作社走出低谷、再创辉煌的历程说明,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就能带出一个好班子,有一个好班子就能带出一支好队伍,有一支好队伍就会干出一番事业,就会造福一方百姓。焦锦淼说,60多年来,不管政治气候怎么变幻,市场形势怎么变化,全省供销系统都坚持做到了“扁担精神”没有丢,“为农服务”宗旨没有变。“艰苦奋斗、勤俭办社、心系群众、诚实守信”,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供销合作社人前进的座右铭。

实施“开门办社”社有企业“顶天立地”

“打铁还要自身硬”,针对社有企业数量多,个头小,效益差的情况,省社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社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进了社有企业改革发展。通过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引进重大项目等途径,对社有企业优质资产或相关业务进行重组整合,在全省发展了一批有影响、有实力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市场竞争力、企业实力持续提升。

 ――省丰合集团打破地域、行业、所有制界限,吸纳市县供销合作社和社会企业加盟,有效增强了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省丰合集团吸纳了7个市级供销社、11个县级供销社企业和9家社会企业加盟,注册资金达到了10亿元。

  ――郑州棉花交易市场成为全国第一家商品棉电子现货交易平台,其“现货价格”与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价格”交相呼应,成为全国棉花价格风向标。

 ――建立河南农副产品特产网络,省社丰合大容特产广场、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直销中心河南馆和中国农产品澳洲展销中心等一批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运行良好,成为展示河南良好形象的平台。

省供销系统坚持对优势骨干企业的控股地位,通过重组资产和业务,优化资源配置,组建集团公司,社有企业活力明显增强。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是打造全新供销社的重要途径,抓住了项目,就牵住了我们供销社发展的牛鼻子,项目建设是突破点,一点可以带动全局,用项目来盘活资产,用项目来凝聚力量,用项目来引领企业发展。”焦锦淼介绍,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省社建立了拥有560个项目的项目库,做到了项目储备一批、谋划一批、建设一批。

投资1.6亿元、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的丰合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豫棉物流改扩建项目完成投资2330万元,改造仓库8000平方米,新建仓库3万平方米;投资1000万元的商城大厦东南商品物流园已完成了万山路新库区LED视屏、监控设施设备及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机房建设……

省供销社一大批新建、改造项目建成,一改人们对供销社“破、旧、土”的传统印象,还盘活了大量的社有资产,实现了社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规模和效益不断提高。

――走进挂着供销合作标识的春来茶城,听着古筝声,品着茶香,中部地区第一家室内茶城让喝茶这件本来就很高雅的事情显得更加矜贵起来;

――黄河大桥停止收费后,新乡平原新区一个有着供销社标识的项目――农商新天地,为中国农产品卖向全球提供一站式服务、电子化标准交易;

――郑州贸易中心栈与洛阳嵩县政府签订协议,合作经营国家4A级风景区洛阳天池山;

 ――河南佳和家居公司在郑州市西区新建了经营面积达4万平方米的尚品家居馆,标志着佳和家居在实施连锁经营、实现跨越发展、打造现代化家居商城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在全省108个县(区),供销物流的车辆不停地穿梭在中原大地的每一条公路、每一个城市街道上……

从省社到基层社,供销系统项目全面开花,有力地带动了全省供销社的复兴和繁荣。省供销合作社坚持“抓项目建设必须要有收益有回报”这一原则,妥善处理项目建设与资产租赁的关系、项目建设与挂牌合作的关系、项目建设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努力做好项目的论证与立项,搞好项目的包装与策划,加强项目的宣传与推介。5年来,全系统招商引资额节节攀升,一大批过亿元项目在全系统落地生根。漯河市供销社、信阳市供销社成功争取了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市项目,遂平县供销社成功引进韩国客商在县产业集聚区建立了韩商工业园。新乡新合国际广场、洛阳牡丹花卉市场、周口再生资源示范园区、南阳欣华装饰大厦、安阳供销物流园区等一批市级重点项目都在积极建设中。

创新体制机制凝聚系统合力

尊新必兴,守旧必衰。5年来,省供销社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加强系统资本联合、理顺社企关系、推进资产监管、激活内部经营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探索实践,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步伐,把“散兵”组成“纵队”,凝聚系统整体合力。

创新上级社对下级社的管理方式,形成上下一体、更加紧密的融合关系,不断提高联合社对成员社的约束力和影响力。一是资产统一监管。建立社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实行社有资产处置审批制度。下级社重大资产处置必须报经上级社同意,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对造成社有资产重大流失的,会同当地监察部门进行处理。二是实行年度述职。建立下级社向上级社述职制度,每年末就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重点工作推进情况,省辖市社向省社理事会进行集中述职,接受评议,评议结果作为对省辖市社工作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依据。三是强化业绩考评。重点对市县社的主要经济指标、“新网工程”建设、基层组织体系、社有企业发展、社会环境等专项工作进行综合考评,并将考评情况通报当地党委、政府。同时,对系统绩效工资建立审批制度,进一步调动了管理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四是注重树立典型。坚持每年开展一次“二十强”县级社、“二十强”企业、十大优秀县级社主任和十大优秀企业家评选表彰活动,系统上下形成了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干事氛围。

以“新网工程”为抓手和载体,加强系统建设,构建“铺天盖地”的农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流通网络。2008年起,省供销社争取到的国家资金,重点向县级社倾斜,多策并举改造基层网点。同时鼓励创新体制、机制,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造形式多样化、经营业态现代化”的原则,通过自筹资金、招商引资、借助政策机遇和吸收社会加盟等不同方式,对县乡大中型超市、直营店,村级超市、农家店等进行改造,改善农村购物环境,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眼下,无论是在繁华的闹市,还是在偏远的乡村,都可以看到挂有“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的经营服务设施,可以亲身体验到供销社便捷的生产生活经营流通网络带来的全方位的优质综合服务。

 从只有牌子、壳子、隐患,到如今供销社农资超市、生活超市遍布城区、乡镇、农村,超市已经成为供销社服务城乡居民的重要渠道和载体,有效地保障了我省农业生产的需要,提升了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水平。

连锁经营网络之所以快速、健康发展,系统合力形成,得益于我省供销社在“新网工程”建设之初就做出的两项突破:统筹全系统的资产和通过信息工程提高商品的配送率。省供销社正在打造省农副产品综合信息平台,采用互联网技术把乡村超市、配送中心、龙头企业、生产厂家连起来,把采购、仓储、配送、销售等环节串起来,构建起了规范、合理、安全、开放的省市县三级信息网络综合服务系统,成为我省最大的物流信息网。

省供销社5年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证明,体制机制的变革与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原动力,也是供销合作社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潮的必然选择。省供销社认识到:要实现向市场化的全面并轨,还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特别是在转变联合社职能、升级改造网络、做大做强企业、完善基层组织体系等方面,需要探索创新的内容还很多。也就是说,紧紧依靠创新内生机制驱动,才是供销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

情系“三农”服务中原经济区

省委书记卢展工在对省供销社的重要批示中指出:河南是农业大省,“三农”工作始终是全局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供销社系统在“三农”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些年,省供销社系统的改革发展说明,只要始终明确服务“三农”、促进发展的定位;始终遵循立足基层、服务农民的宗旨;始终着力创新进取、遵循规律,这一事业就可以大有作为。

 “为党委、政府分忧,为农民群众服务,始终是供销合作社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焦锦淼说,长期以来,供销社始终根植农村,贴近农业,服务农民,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在保障农资供应、畅通农产品流通、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提供系列化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这是供销合作社这个大系统历经几十年得以存在的根本原因。这几年,各级党委、政府之所以重视供销合作社工作,出台文件,给予政策扶持,根本原因就在于供销合作社始终坚持了为农服务的办社宗旨。

近年来,尤其是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省供销社扎根“三农”,服务“三农”,通过不断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现代流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我省粮食核心区建设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

化肥一向被比做粮食作物的“粮食”,做好包括化肥在内的农资供应,一直是全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关键。我省供销社立足自身传统网络优势,在化肥的旺季供应和淡季储备上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2008年以来,全省供销社系统1.5万个农资店没有出现一起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坑农害农事件,为我省粮食的连年丰收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服务农业发展,供销社系统还把庄稼医院作为指导农民种植的重要载体,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封丘县黄德镇蒋东村村民李天云说:“现在种庄稼有啥问题,都找咱供销社农资庄稼医院,‘大夫’手把手地教,保证药到病除。”目前全省供销社系统庄稼医院已达到2987个,2012年累计向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咨询服务180万人次。供销社系统遍布全省的各类乡村超市、连锁店以及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连点成线织就网络,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架起了商品流通的桥梁,推进了农资、日用消费品下乡和农副土特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不仅解决了农民卖难问题,还依托物流业的发展吸纳大量农民就业。目前,这张“网”还在不断扩展与完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中原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商城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等一批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已交付使用;与上海华一集团联合投资18亿元建设的农商新天地农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投资5.7亿元建设的棉花物流配送中心、投资3.2亿元建设的再生资源产业园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合作社铺就致富路。目前,由省供销社领办的专业合作社已有4563个,带动农户113万多户,年助农增收54亿元,其中10家合作社被评为全国示范专业合作社,370家合作社被全国总社列入“千社千品”富农工程。省供销社系统凭借自身的组织优势、网络优势和传统业务优势,在农产品营销、农产品加工储运等资金投入多、经营管理难度大的领域,积极参与领办和组建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对接,引导农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并在技术服务、生产资料供应、教育培训和信息交流等多方面开展服务,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打造全新供销社,服务中原经济区。经过5年的改革与发展,“务实、创新、诚信、为民”的全省供销系统的新形象,展示在全省人民面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到哪里,供销社经营服务网点就跟进到哪里。”焦锦淼表示,在我省积极推进“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省供销社要继续坚持以服务“三农”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延伸和拓展服务领域,在建设现代农业、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为农服务质量与水平,努力成为新时期党委、政府推进“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

根据《河南省供销合作社“十二五”发展规划》,到“十二五”末,将在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培育年销售额100亿元以上的涉农骨干龙头企业50,50亿元以上的100,领办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经济协会5000家以上,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年购销总额达到10000亿元左右。

在开拓农村市场、扩大消费需求、活跃农村流通、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方面,省供销社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编辑:中原合作网
(C)2019 河南省供销合作总社版权所有
电话: 0371-65953039 65992900(兼传真) E-mail:hnssbgs@126.com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0000071    豫ICP备05026746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228号
技术支持:365体育足球